智能视频监控建设方案

传统安防、交通等视频向智能化、数字化升级

地点:北京

时间:2024-05-22 13:00

一.现状分析

 社区管理难:

1.盈利模式单一,用工成本攀升:大多数物业公司收入主要局限于向业主收取物业费,但现今人力成本却越来越高,这不利于物业更好的发展,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
2.物业费收缴困难:业主对缴纳物业费存在误区,认为物业服务与业主需求不相符,导致收缴困难,欠缴率高;人工写单;收缴情况不直观。

3.服务效率低,信息传达不及时:传统的服务管理机制和沟通方式(小区布告栏、张贴通知、海报等)不能满足居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。

4.小区设施成本高:配套设施老旧,无法集中管控,成本高。水电气设备严重老化,能耗无法落实降本增效。

业主生活不便:

1.多头管理造成社区投入结构性失衡,资源未能有效整合。

2.安全、维修、保洁等需求越见增多, 物业成本高涨,业主满意度难以提高。

3.小区公共卫生管理难、公共设施修缮难、停车难、道路拥堵、业主与物业缺乏有效沟通矛盾激化。

4.社区服务中心、卫生服务中心、志愿者中心等机构与居民缺乏有效互动。

5.信息水平低下, 导致效率慢。

6.居民健康问题。

7.社区安全问题。

8.社区服务质量问题。

9.邻里关系问题。

10.其他问题:家政服务、养老服务、缺乏平台让自己在小区内部多接触新的朋友,业主缺乏归属感。业主最关心的问题缺乏一个平台来进行经验和资源分享。

社区安全隐患多:

1.流动人口多:访客、外来人员及车辆多,识别困难,造 成社区安全隐患逐渐 突出,缺乏统一管控。

2.消防问题多:人口密集,消防设备保养不足,消防通道屡次被占,存在重大隐患。缺乏统一消防设施信息监控平台。

3.防范死角多:防范死角较多。各类安 全隐患风险点排查不周, 物业管理系统联动性不 足,缺乏智慧化管理系统。

4.缺少信息化:“技防”能力不足,被动响应,效率低,缺少有效信息手段支撑管理运营 。作业规范依赖现场人工监管,缺少远程可视化监管及回溯手段。

二.背景及挑战

国家政策: 为智慧社区建设指明方向

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,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。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的集成应用,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、舒适、便利的现代化、智慧化生活环境,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、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

2020年,“十四五”规划在加快数字化发展、发展数字经济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

2014.05 住建部发布《智慧社区建设指南》, 指导各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

2016.12 国务院《关于印发“十三五” 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》:“推进智慧社区建设,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

2017.06 中国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》指出:“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,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

2020.08 住建部正式印发《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1部分:智慧社区建设规范》意见征集,标志着未来社区建设标准逐步确定

十四五规划: 数字赋能基础设施, 提高社区治理能力

目前,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成熟阶段,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各地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中的一大亮点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基础设 施的土地、资源等要素的投入,其可以拉动新一代 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 入,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提供需求 载体,为我国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转型提供动力。 在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中,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拓宽, 社区服务体制得到了升级与创新,以公共服务为核 心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将被构建,智慧社区将蓬勃 兴起。数字化、智慧化使社区发生了改变,这些改 变也将最终汇聚成为整座城市的大转变。

行业洞察: 物企上云与字化转型大势所趋

在线化:让社区在线,通过信息化手段使传统线下住宅转变为线上可管理想住宅,有效监管社区状态

集成化:离散的各个管理子系统 融合,打破传统信息孤 岛,单社区多系统集成, 多社区云端集成,一键 式管理,提升管理效率

智能化:AI应用到社区,让社区各个系统之间具有自我判别的智能化能力,即时报警,即时处理,减少管理人力投入

感知化:社区可以感知,通过视频,传感器件等手段,感知社区内部的行为,并形成有效模块化数据基础

互联化:社区内部物联,联动移动端,家电家居物联,社区设备物联等

数据化:单社区数据模块化采集, 人,车,房,环境等数 据模块化,多社区数据 互联,以数据为基础, 可视化管理社区

房地产不同阶段对于房屋属性的不同需求

政策:在“房住不炒”“产城融合”“因城施策” “分类指导”宏观政策背景下,不再全面刺激楼市。

行业:整体转型需求,物业服务和长线增值业务有更多的潜力,多元的产品形态与新的企业增长点成为行业的新课题。

客户: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从刚需型转变为改善型,对住房品质的追求开始成为各地居民的核心需求。

三.社区服务智慧化升级

出入智能化:人脸识别开门、APP一键开门、动态密码开门、刷卡识别、指纹识别、二维码识别

访客自助化:访客通过扫码或在物业小程序在线预约,提供来访时间和身份信息,关联门禁道闸, 提供身份证/人脸识别验证鉴权,车牌管理等多样化便捷的访客服务

车辆信息化:业主车辆通行、访客无感通行、停车位信息实时发布、停车场导航、黑名单车辆管理

自助便民生活设施:无人生鲜便利店、无人驾驶清扫车、共享平衡车、室外信息屏

四.物业管理信息化

智慧巡更、环境维护、财务管理、大数据中心、数据治理、业务分析、智慧政务平台、赋能运营, 降本增效

物业服务降本增效:减少对于重复性单一场景的服务人员投入(保安代开门、访客登记、车辆登记等高频率物业管理场景),通过各种智能设备设施的感知、状态/信息实时传输,利用中控室/管家APP远程监控及控制,做到事件第一时间获悉、及时处理,提高物业服务效率

提升运营能力,增值服务创收:对于社区住户细分客户画像、客户群体,进行定向客户运营自建物业快递柜、园区信息大屏等生活设施,提供多元化服务,促进物业增收

提升住户满意度:通过人脸识别无感通行、手机开门、公区监控、访客预约等人性、透明化服务为住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,提升住户满意度

分享至:

相关文章